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与趋势预判
2020-03-27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9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宏观经济稳增长发挥支撑作用。2020年初遭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机械工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行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一、 2019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回顾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机械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克服困难,承压前行。年初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三月份短暂回升,此后再度持续回落;进入三季度后,多项稳增长措施逐渐见效,减税降费政策利好显现,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有所改善。全年营业收入小幅增长、产销逐渐回稳、出口基本稳定。但总体而言,困扰行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尚未明显缓解,效益下降、投资低迷的状况仍未扭转,实现机械工业平稳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
(一)增加值增速波动回稳
2019年机械工业增加值波动较大,1-2月同比仅增长2%,1-3月迅速回升至6.3%;但4月至7月则持续放缓至3.9%;8月以后回稳的趋势逐步显现。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5.1%,仍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5.7%),也低于上年机械工业6.3%的增速。
(二)产品生产逐渐回升
自2018年6月以来机械工业产品生产逐步走弱,重点监测的主要产品中产量增长的种类持续减少,至2019年8、9月份降至阶段性低点,产量增长品种数仅占120种重点产品的35.8%。此后逐月趋稳回升,全年主要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50种,占比为41.7%;产量同比下降的70种,占比为58.3%。
主要产品产量增减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起重设备、石化装备、部分通用设备和基础件产品的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二是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环境保护产品经过高速增长后,增速普遍回落,但总体景气度仍较好;三是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机床工具产品、农机产品生产持续低迷;四是汽车产销明显下降,但下半年降幅逐渐收窄。
(三)经济效益指标下滑
2019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全年持续低速增长,增速较全国工业低1.3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2万亿元,同比下降4.53%,全年持续负增长,增速较全国工业低1.24个百分点。
2019年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8%,比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0.22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88.7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79元,低于全国工业0.01元。
(四)行业运行分化明显
2019年汽车行业延续了上年的下行走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66%、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5.3%,是导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回落的主要原因。扣除汽车行业,机械工业中非汽车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18%、利润总额增长4.11%,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及机械工业平均水平;其中工程机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行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文化办公设备、重型矿山设备、食品包装设备行业利润增速超过20%。
(五)进出口总体低迷
据海关统计,2019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7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8%。其中进口31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十四个分行业进口金额全部负增长;出口45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十四个分行业中内燃机、文办设备、电工电器、机械基础件和汽车行业出口下降,其他九个分行业出口金额增长。全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433亿美元。
二、 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快速蔓延。突发的疫情对国民经济、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同样对机械工业的平稳运行造成了很大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落。2月中旬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政策指引下,机械工业加快了复工复产的步伐,企业生产经营开始逐步恢复。
(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行业运行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和生产骤然放缓,消费低迷、投资不振、出口下行。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产运行也面临巨大挑战。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月初对企业的专题调研,疫情对行业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全国春节假期延长,多数省区市推迟开工复产时间,致使机械企业的复工复产时间普遍延迟,超过九成的企业由于延期复工,导致实际生产时间明显减少。第二交通限制致物流运输困难,一方面表现在原材料、零配件、外购件运输不畅,生产难以保障;另一方面表现在已售产品难以交付,设备调试安装人员不能到达现场工作。第三由于停工复产期限不一致,上下游企业间生产供应的匹配难度明显加大,破坏了产业生态。第四由于生产停滞,导致订单交付难、合同执行难,企业资金回笼放缓、违约成本上升;同时信贷利息、房屋场地租金等固定支出仍在持续,致使企业资金链紧张。第五各地对外地返回人员基本都要求隔离14天,部分地区社区、村委会甚至对外地返回人员强制隔离,导致基层员工返岗难。第六疫情发生后部分海外订单被延期提货或取消。
(二)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行
受疫情影响,机械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遭遇了较大冲击,致使近期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
1、工业增加值大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8.3%,较上年同期回落30余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14.8个和12.6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国民经济大类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8.2%、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4.4%、汽车制造业下降3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4.7%、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7.4%,降幅均创历史新低。
2、主要产品生产全面回落
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0种主要产品中,1-2月仅水轮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其他118种产品的产量全面下降,其中83.3%的产品产量降幅超过20%。主要产品中,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5.8%、金属切削机床下降44.96%、挖掘机下降35.68%、发电机组下降30.75%。
3、固定资产投资骤然下行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国民经济大类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40.1%、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36.2%、汽车制造业下降4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33.7%,降幅均明显大于工业(-27.5%)和制造业(-31.5%)的投资降幅。
4、机械工业进出口均同比下降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2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1196.03亿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机床下降35.3%,汽车(含底盘)下降6.1%,汽车零配件下降12.8%。机电产品出口额1720.57亿美元,同比下降16.2%;其中通用机械设备下降7.8%,汽车(含底盘)下降1.3%,汽车零配件下降13.3%。
(三)全行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部署开展防控工作。一是提出倡议凝聚信心。相继向系统单位印发了《关于加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向行业发出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倡议书,向各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发出《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通知》。二是开展调研,了解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了解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与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先后组织开展重点企业疫情影响专题调查;与18家专业协会建立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日报、周报制度,涵盖企业8200余家;与山东经信院等13家地方协会(组织)联合对7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会领导带队对农机协会、汽车协会和工程协会进行调研;倡导成立了国资委16家直管协会服务协作联盟,发出倡议书,召开领导小组会,开展交流和服务对接活动。三是支撑政府决策向政府部门上报有关疫情防控动态、疫情对机械企业影响以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参加政府座谈会,上报专题报告、动态反映等分析汇报材料20多件;编发40多期工作简报和情况反映;转发通知、发放简报等5000多条;同时积极向全社会发出机械行业的声音,组织新闻报道3600多条;组织行业经济信息视频发布会,60多家媒体参加;通过央视等媒体发布机械工业复工复产动态情况。
机械工业广大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汽车行业企业加快节奏、开足马力紧急复工生产负压救护车,组织出行服务车队配合疫情防控用车调度,提供免费出行服务;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参与驰援全国各地“小汤山”式医院的建设;通用设备生产企业向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捐赠空调风机、新风净化机组、风阀、污水处理泵等通风消毒类物资。此外机械工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研发、制造能力强的特点,快速跨界转产疫情防控物资及装备,已相继生产出医用口罩、消毒液等产品,批量供应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等装备。
(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和各地政府相继发布实施各项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以来,机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快速提升。
骨干企业复工率快速提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同18个分行业协会建立的复工复产日报数据显示,机械工业企业复工率快速提升。由2月13日的不足三成,升至3月初的接近八成,当前已超过九成。其中汽车、通用机械、电工电器、重型机械、石油石化设备、印刷机械、食品包装机械、机床、通用零部件、制冷空调、仪器仪表和塑料机械等12个行业已达到九成以上。
中小型企业复工率约五成。为了解在机械工业总量中占比约九成的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地方协会(组织)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的职工到复工率为51%,企业达产率为49%。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同期机械行业日报体系中大型企业的复工率指标。表明机械行业广大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更大,复工复产的难度也更大。
为助力行业企业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近期提出八方面十六条工作措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在国资委支持推动下,中机联等国资委16家直管协会自愿组建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协作联盟,以更好地服务于抗击疫情、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五)当前行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虽然机械行业复工复产工作全面推进,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问题与困难仍然存在,不过随着疫情的好转和政策的落实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日报监测的会员企业和重点联系企业复工率已超过九成,但职工复工率明显低于该水平,企业复产率更低;抽样调查的中小企业复工率仅五成左右。当前企业在复工复产和恢复生产经营秩序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与困难:
一是产业链衔接不畅、零配件供应不足。首批复工复产形势较好的多为大型主(整)机制造企业,而其基础件供应商则多为中小型企业。供应商复工复产节奏慢于主机企业,使得上游零配件供应不足的问题成为复工复产企业反应较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已有企业因配件供应不足影响了生产。
二是合同履行和延续困难、企业订单普遍下滑。受疫情防控和延期复工等的影响,产品合同不能按期交货、销售停滞、市场订单流失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当前机械工业接近九成的被调查企业订单下降。其中近三成企业在手订单降幅超过50%,二成企业在手订单降幅在20%-50%之间,另有三成左右企业表示订单的降幅难以估计。订单下滑、需求萎缩,企业全面复产就缺乏动力与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与稳定就业的目标就会遭遇较大挑战。
三是物流运输依然不畅、运输失效延长。疫情发生后物流运输尤其是省际间的物流基本暂停,对生产活动造成明显影响。特别是近期,随着复工复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各方对物流运输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为机械行业配套的物流运输服务不足,造成了物料、配件、产品运输服务的缺口。部分企业反应当前的物流时效比上年同期延长约一倍。
四是对外贸易出口受影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国家(地区)对我国货物出口与人员流动陆续采取了限制性措施,截至目前已涉及146个国家,致使部分外贸订单被取消或延期。此外部分国家和地区采取过度的防疫措施,限制我国企业参加国际展会、进行商务洽谈、开展国际合作等交流活动,也直接影响了机械产品的出口。
五是企业承受多重压力,资金链紧张。受疫情影响,市场、生产长时间停滞,导致订单损失,资金回笼减少、流动性紧张。但企业依然需支付职工工资等费用,承担着较重的人工成本负担。同时由生产停滞导致的订单交付难、合同执行难,使企业承受着违约成本上升的压力。此外固定费用支出也对企业形成了明显的资金压力。
六是用工难依然存在。虽然近期各地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有所放松,部分省市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采取了包机、包车等措施专程接送外来务工人员,但总量依然远远不够,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劳动力缺口仍是困扰企业的问题。
三、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走势的预判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利因素不断积累;但国内外疫情形势总体依然严峻复杂,各种不利因素对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一)有利因素
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众多支持疫情防控、促进复工复产、帮扶困难企业、保障职工就业的政策,通过减轻税费负担、增加财政金融支持、减缓社保压力、降低能源价格、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支持和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对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期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政策措施集中颁布,有关项目逐步的落实,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
稳投资:国家有关部门加快了项目审批与中央预算内资金下达的进度。截至3月3日,发改委已批复2286亿元基建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930亿元;截至3月20日,财政部已拨付中央基建投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进度同比提高了12.6个百分点,提前下达了车购税资金2500多亿、港口建设费70多亿、民航发展基金240多亿,这些资金全部都将用于支持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经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元,其中专项债12900亿元,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3月20日,已发行新增地方专项债10233亿元,北京、天津、辽宁等9省区已完成新增地方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利好于工程机械和重型机械行业。
广东、湖南、山西三省日前发布44个火电项目建设计划(含新建、续建和前期预备项目);云南新增800万千瓦风电、300万千瓦光伏布局与建设;华能16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项目获核准;国家电网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建设。利好于发电设备行业。
国家电网2020年计划安排电网投资4000亿元以上,可带动社会投资8000多亿元;编制的《2020年特高压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明确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整体投资规模近5000亿元。利好于输变电行业。
科技部印发《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支持力度。利好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稳消费: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此后,发改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发改委和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中,分别提出通过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促进机动车报废更新、提供新车购置与以旧换新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等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利好于汽车制造业。广州市已明确今年将增加中小客车指标。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针对农机超期服役问题,出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引导各地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促进农机市场的恢复。利好于农业机械行业。
稳外贸: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包括对除“两高一资”外所有未足额退税的出口产品及时足额退税在内的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财政部、税务总局3月17日发布《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涉及机械工业车用紧固件、铸件等产品。商务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的20条具体措施。商务部与财政部印发《关于用好内外贸专项资金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内外贸资金效益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总体而言,近期相关政策措施和具体项目的落实,对稳定与保障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加快行业正常生产秩序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政策举措都利好于机械工业外贸企业。
总体而言,近期相关政策措施和具体项目的落实,对稳定与保障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加快行业正常生产秩序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二)不利因素
1、疫情影响重大,恢复尚需时日
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今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其中,制造业下降15.7%,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外,41个工业行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出现下降,其中30个行业降幅达到2位数。从三大需求表现来看,投资、消费、出口均全面下滑,前2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7.5%,制造业投资大幅下降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对外出口按美元计同比下降17.2%。
进入3月以来,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企业开工率稳步提升,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恢复。根据工信部监测调度数据,除湖北省外,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到98.5%,企业开工员工复岗率达到87.3%。但全部恢复到正常秩序尚需时日。
2、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国际贸易
受疫情影响,3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 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由1月发布的3.3%降至2.9%。此后疫情蔓延的范围持续扩大,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至少53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剧烈震荡,国际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多国股市遭遇“熔断”。恐慌情绪和消费衰退将进一步拖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市场疲软。
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出口总量较大的汽车零配件、低压电器、民用机械、文办设备等产品市场将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从贸易伙伴看,近期疫情快速升级的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15个国家,均为机械工业重要的出口目的国,2019年出口金额合计占机械工业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此外疫情也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来之不易的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积极成果,遭遇负面影响。综上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将承受巨大压力。
(三)未来走势预判
短期看,由于疫情尚未解除,全面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近一时期行业运行总体仍处于逐步恢复阶段。加之前期停工停产已造成的损失,预计一季度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将出现20%左右的回落。如果疫情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在全社会复工复产率普遍回升的背景下,产业链配套问题逐步得到改善,机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会加快恢复,市场也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预计二季度机械工业生产经营将出现趋稳向好的态势。
中期看,为缓解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国家和地方有关政府部门集中出台了多项扶持与救助政策,涉及市场保障、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返岗等诸多方面,为提振市场与企业信心发挥积极作用。上半年机械工业生产经营将逐步企稳,下半年增速将明显高于上半年。
长期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疫情过后开展的恢复性建设与投资,可为机械行业释放出潜在的市场,为机械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走势,如疫情能早日结束,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可达5%左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将保持小幅增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当前的困难与挑战,让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有效抗击疫情与有序恢复生产的工作之中,为实现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保证全年任务目标按期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为努力完成机械工业年初预定的全年主要经济指标,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携手推动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各专业协会、各地方协会一定要携手同行,共同应对,推动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发展。各专业协会、各地方协会要紧盯本行业、本地区全年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预期目标,加快推动实现全面复产达产,抓紧研究后三季度追平补齐的路径和举措,帮助企业尽最大可能挖掘潜力、扩大市场,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力保行业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
第二积极反映行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快行业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各行业协会、地方协会要进一步做好行业监测分析,通过企业调研、座谈等方式,准确摸清重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复工复产、人员返岗、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情况和问题及时反映给我们,或反馈给有关政府部门,共同推动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第三在引导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坚持为企业服好务,在引导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近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已密集出台了复工复产、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稳外贸稳外资 、促进消费等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措施,各专业协会、地方协会首先自己要吃透这些文件惠企政策的精神,并指导帮助企业用好各项优惠政策。
一、 2019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回顾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机械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克服困难,承压前行。年初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三月份短暂回升,此后再度持续回落;进入三季度后,多项稳增长措施逐渐见效,减税降费政策利好显现,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有所改善。全年营业收入小幅增长、产销逐渐回稳、出口基本稳定。但总体而言,困扰行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尚未明显缓解,效益下降、投资低迷的状况仍未扭转,实现机械工业平稳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
(一)增加值增速波动回稳
2019年机械工业增加值波动较大,1-2月同比仅增长2%,1-3月迅速回升至6.3%;但4月至7月则持续放缓至3.9%;8月以后回稳的趋势逐步显现。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5.1%,仍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5.7%),也低于上年机械工业6.3%的增速。
(二)产品生产逐渐回升
自2018年6月以来机械工业产品生产逐步走弱,重点监测的主要产品中产量增长的种类持续减少,至2019年8、9月份降至阶段性低点,产量增长品种数仅占120种重点产品的35.8%。此后逐月趋稳回升,全年主要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50种,占比为41.7%;产量同比下降的70种,占比为58.3%。
主要产品产量增减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起重设备、石化装备、部分通用设备和基础件产品的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二是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环境保护产品经过高速增长后,增速普遍回落,但总体景气度仍较好;三是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机床工具产品、农机产品生产持续低迷;四是汽车产销明显下降,但下半年降幅逐渐收窄。
(三)经济效益指标下滑
2019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全年持续低速增长,增速较全国工业低1.3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2万亿元,同比下降4.53%,全年持续负增长,增速较全国工业低1.24个百分点。
2019年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8%,比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0.22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88.7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79元,低于全国工业0.01元。
(四)行业运行分化明显
2019年汽车行业延续了上年的下行走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66%、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5.3%,是导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回落的主要原因。扣除汽车行业,机械工业中非汽车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18%、利润总额增长4.11%,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及机械工业平均水平;其中工程机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行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文化办公设备、重型矿山设备、食品包装设备行业利润增速超过20%。
(五)进出口总体低迷
据海关统计,2019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7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8%。其中进口31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十四个分行业进口金额全部负增长;出口45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十四个分行业中内燃机、文办设备、电工电器、机械基础件和汽车行业出口下降,其他九个分行业出口金额增长。全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433亿美元。
二、 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快速蔓延。突发的疫情对国民经济、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同样对机械工业的平稳运行造成了很大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落。2月中旬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政策指引下,机械工业加快了复工复产的步伐,企业生产经营开始逐步恢复。
(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行业运行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和生产骤然放缓,消费低迷、投资不振、出口下行。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产运行也面临巨大挑战。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月初对企业的专题调研,疫情对行业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全国春节假期延长,多数省区市推迟开工复产时间,致使机械企业的复工复产时间普遍延迟,超过九成的企业由于延期复工,导致实际生产时间明显减少。第二交通限制致物流运输困难,一方面表现在原材料、零配件、外购件运输不畅,生产难以保障;另一方面表现在已售产品难以交付,设备调试安装人员不能到达现场工作。第三由于停工复产期限不一致,上下游企业间生产供应的匹配难度明显加大,破坏了产业生态。第四由于生产停滞,导致订单交付难、合同执行难,企业资金回笼放缓、违约成本上升;同时信贷利息、房屋场地租金等固定支出仍在持续,致使企业资金链紧张。第五各地对外地返回人员基本都要求隔离14天,部分地区社区、村委会甚至对外地返回人员强制隔离,导致基层员工返岗难。第六疫情发生后部分海外订单被延期提货或取消。
(二)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行
受疫情影响,机械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遭遇了较大冲击,致使近期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
1、工业增加值大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8.3%,较上年同期回落30余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14.8个和12.6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国民经济大类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8.2%、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4.4%、汽车制造业下降3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4.7%、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7.4%,降幅均创历史新低。
2、主要产品生产全面回落
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0种主要产品中,1-2月仅水轮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其他118种产品的产量全面下降,其中83.3%的产品产量降幅超过20%。主要产品中,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5.8%、金属切削机床下降44.96%、挖掘机下降35.68%、发电机组下降30.75%。
3、固定资产投资骤然下行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国民经济大类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40.1%、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36.2%、汽车制造业下降4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33.7%,降幅均明显大于工业(-27.5%)和制造业(-31.5%)的投资降幅。
4、机械工业进出口均同比下降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2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1196.03亿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机床下降35.3%,汽车(含底盘)下降6.1%,汽车零配件下降12.8%。机电产品出口额1720.57亿美元,同比下降16.2%;其中通用机械设备下降7.8%,汽车(含底盘)下降1.3%,汽车零配件下降13.3%。
(三)全行业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部署开展防控工作。一是提出倡议凝聚信心。相继向系统单位印发了《关于加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向行业发出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倡议书,向各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发出《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通知》。二是开展调研,了解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了解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与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先后组织开展重点企业疫情影响专题调查;与18家专业协会建立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日报、周报制度,涵盖企业8200余家;与山东经信院等13家地方协会(组织)联合对7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会领导带队对农机协会、汽车协会和工程协会进行调研;倡导成立了国资委16家直管协会服务协作联盟,发出倡议书,召开领导小组会,开展交流和服务对接活动。三是支撑政府决策向政府部门上报有关疫情防控动态、疫情对机械企业影响以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参加政府座谈会,上报专题报告、动态反映等分析汇报材料20多件;编发40多期工作简报和情况反映;转发通知、发放简报等5000多条;同时积极向全社会发出机械行业的声音,组织新闻报道3600多条;组织行业经济信息视频发布会,60多家媒体参加;通过央视等媒体发布机械工业复工复产动态情况。
机械工业广大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汽车行业企业加快节奏、开足马力紧急复工生产负压救护车,组织出行服务车队配合疫情防控用车调度,提供免费出行服务;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参与驰援全国各地“小汤山”式医院的建设;通用设备生产企业向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捐赠空调风机、新风净化机组、风阀、污水处理泵等通风消毒类物资。此外机械工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研发、制造能力强的特点,快速跨界转产疫情防控物资及装备,已相继生产出医用口罩、消毒液等产品,批量供应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等装备。
(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和各地政府相继发布实施各项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以来,机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快速提升。
骨干企业复工率快速提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同18个分行业协会建立的复工复产日报数据显示,机械工业企业复工率快速提升。由2月13日的不足三成,升至3月初的接近八成,当前已超过九成。其中汽车、通用机械、电工电器、重型机械、石油石化设备、印刷机械、食品包装机械、机床、通用零部件、制冷空调、仪器仪表和塑料机械等12个行业已达到九成以上。
中小型企业复工率约五成。为了解在机械工业总量中占比约九成的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地方协会(组织)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的职工到复工率为51%,企业达产率为49%。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同期机械行业日报体系中大型企业的复工率指标。表明机械行业广大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更大,复工复产的难度也更大。
为助力行业企业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近期提出八方面十六条工作措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在国资委支持推动下,中机联等国资委16家直管协会自愿组建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协作联盟,以更好地服务于抗击疫情、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五)当前行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虽然机械行业复工复产工作全面推进,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问题与困难仍然存在,不过随着疫情的好转和政策的落实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日报监测的会员企业和重点联系企业复工率已超过九成,但职工复工率明显低于该水平,企业复产率更低;抽样调查的中小企业复工率仅五成左右。当前企业在复工复产和恢复生产经营秩序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与困难:
一是产业链衔接不畅、零配件供应不足。首批复工复产形势较好的多为大型主(整)机制造企业,而其基础件供应商则多为中小型企业。供应商复工复产节奏慢于主机企业,使得上游零配件供应不足的问题成为复工复产企业反应较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已有企业因配件供应不足影响了生产。
二是合同履行和延续困难、企业订单普遍下滑。受疫情防控和延期复工等的影响,产品合同不能按期交货、销售停滞、市场订单流失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当前机械工业接近九成的被调查企业订单下降。其中近三成企业在手订单降幅超过50%,二成企业在手订单降幅在20%-50%之间,另有三成左右企业表示订单的降幅难以估计。订单下滑、需求萎缩,企业全面复产就缺乏动力与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与稳定就业的目标就会遭遇较大挑战。
三是物流运输依然不畅、运输失效延长。疫情发生后物流运输尤其是省际间的物流基本暂停,对生产活动造成明显影响。特别是近期,随着复工复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各方对物流运输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为机械行业配套的物流运输服务不足,造成了物料、配件、产品运输服务的缺口。部分企业反应当前的物流时效比上年同期延长约一倍。
四是对外贸易出口受影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国家(地区)对我国货物出口与人员流动陆续采取了限制性措施,截至目前已涉及146个国家,致使部分外贸订单被取消或延期。此外部分国家和地区采取过度的防疫措施,限制我国企业参加国际展会、进行商务洽谈、开展国际合作等交流活动,也直接影响了机械产品的出口。
五是企业承受多重压力,资金链紧张。受疫情影响,市场、生产长时间停滞,导致订单损失,资金回笼减少、流动性紧张。但企业依然需支付职工工资等费用,承担着较重的人工成本负担。同时由生产停滞导致的订单交付难、合同执行难,使企业承受着违约成本上升的压力。此外固定费用支出也对企业形成了明显的资金压力。
六是用工难依然存在。虽然近期各地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有所放松,部分省市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采取了包机、包车等措施专程接送外来务工人员,但总量依然远远不够,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劳动力缺口仍是困扰企业的问题。
三、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走势的预判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利因素不断积累;但国内外疫情形势总体依然严峻复杂,各种不利因素对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一)有利因素
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众多支持疫情防控、促进复工复产、帮扶困难企业、保障职工就业的政策,通过减轻税费负担、增加财政金融支持、减缓社保压力、降低能源价格、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支持和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对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期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政策措施集中颁布,有关项目逐步的落实,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
稳投资:国家有关部门加快了项目审批与中央预算内资金下达的进度。截至3月3日,发改委已批复2286亿元基建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930亿元;截至3月20日,财政部已拨付中央基建投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进度同比提高了12.6个百分点,提前下达了车购税资金2500多亿、港口建设费70多亿、民航发展基金240多亿,这些资金全部都将用于支持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经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元,其中专项债12900亿元,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3月20日,已发行新增地方专项债10233亿元,北京、天津、辽宁等9省区已完成新增地方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利好于工程机械和重型机械行业。
广东、湖南、山西三省日前发布44个火电项目建设计划(含新建、续建和前期预备项目);云南新增800万千瓦风电、300万千瓦光伏布局与建设;华能16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项目获核准;国家电网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建设。利好于发电设备行业。
国家电网2020年计划安排电网投资4000亿元以上,可带动社会投资8000多亿元;编制的《2020年特高压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明确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整体投资规模近5000亿元。利好于输变电行业。
科技部印发《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支持力度。利好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稳消费: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此后,发改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发改委和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中,分别提出通过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促进机动车报废更新、提供新车购置与以旧换新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等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利好于汽车制造业。广州市已明确今年将增加中小客车指标。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针对农机超期服役问题,出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引导各地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进度,促进农机市场的恢复。利好于农业机械行业。
稳外贸: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包括对除“两高一资”外所有未足额退税的出口产品及时足额退税在内的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财政部、税务总局3月17日发布《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涉及机械工业车用紧固件、铸件等产品。商务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的20条具体措施。商务部与财政部印发《关于用好内外贸专项资金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内外贸资金效益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总体而言,近期相关政策措施和具体项目的落实,对稳定与保障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加快行业正常生产秩序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政策举措都利好于机械工业外贸企业。
总体而言,近期相关政策措施和具体项目的落实,对稳定与保障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加快行业正常生产秩序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二)不利因素
1、疫情影响重大,恢复尚需时日
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今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其中,制造业下降15.7%,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外,41个工业行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出现下降,其中30个行业降幅达到2位数。从三大需求表现来看,投资、消费、出口均全面下滑,前2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7.5%,制造业投资大幅下降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对外出口按美元计同比下降17.2%。
进入3月以来,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企业开工率稳步提升,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恢复。根据工信部监测调度数据,除湖北省外,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到98.5%,企业开工员工复岗率达到87.3%。但全部恢复到正常秩序尚需时日。
2、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国际贸易
受疫情影响,3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 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由1月发布的3.3%降至2.9%。此后疫情蔓延的范围持续扩大,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至少53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剧烈震荡,国际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多国股市遭遇“熔断”。恐慌情绪和消费衰退将进一步拖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市场疲软。
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出口总量较大的汽车零配件、低压电器、民用机械、文办设备等产品市场将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从贸易伙伴看,近期疫情快速升级的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15个国家,均为机械工业重要的出口目的国,2019年出口金额合计占机械工业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此外疫情也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来之不易的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积极成果,遭遇负面影响。综上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将承受巨大压力。
(三)未来走势预判
短期看,由于疫情尚未解除,全面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近一时期行业运行总体仍处于逐步恢复阶段。加之前期停工停产已造成的损失,预计一季度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将出现20%左右的回落。如果疫情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在全社会复工复产率普遍回升的背景下,产业链配套问题逐步得到改善,机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会加快恢复,市场也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预计二季度机械工业生产经营将出现趋稳向好的态势。
中期看,为缓解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国家和地方有关政府部门集中出台了多项扶持与救助政策,涉及市场保障、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返岗等诸多方面,为提振市场与企业信心发挥积极作用。上半年机械工业生产经营将逐步企稳,下半年增速将明显高于上半年。
长期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疫情过后开展的恢复性建设与投资,可为机械行业释放出潜在的市场,为机械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走势,如疫情能早日结束,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可达5%左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将保持小幅增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当前的困难与挑战,让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有效抗击疫情与有序恢复生产的工作之中,为实现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保证全年任务目标按期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为努力完成机械工业年初预定的全年主要经济指标,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携手推动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各专业协会、各地方协会一定要携手同行,共同应对,推动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发展。各专业协会、各地方协会要紧盯本行业、本地区全年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预期目标,加快推动实现全面复产达产,抓紧研究后三季度追平补齐的路径和举措,帮助企业尽最大可能挖掘潜力、扩大市场,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力保行业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
第二积极反映行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快行业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各行业协会、地方协会要进一步做好行业监测分析,通过企业调研、座谈等方式,准确摸清重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复工复产、人员返岗、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情况和问题及时反映给我们,或反馈给有关政府部门,共同推动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第三在引导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坚持为企业服好务,在引导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近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已密集出台了复工复产、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稳外贸稳外资 、促进消费等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措施,各专业协会、地方协会首先自己要吃透这些文件惠企政策的精神,并指导帮助企业用好各项优惠政策。